位在台北中山堂對面的巷弄內,有一家創立於1952年,菜色傳承數十年不變的上海菜館「隆記菜館」,在料理無國界的風氣順應著饕客味蕾同時,仍能堅持傳統的餐廳與店家寥寥可數,而「隆記菜館」就是其中的一家,並隱身在繁華台北的巷弄裡,完整保留上海正統菜色,發光發熱三代五十載。
由於中山堂附近已非台北是熱鬧區域,平日亦無太多機會來此附近,周六與老佛爺兩人在等候女兒補習空檔,突然不知要往何處去,當下決定到台北城中區中山堂周遭走走,緬懷一下此地以往的光輝歲月,近午之際,老佛爺下旨要吃隆記的上海菜,踏進這間知名的餐廳店內早已高朋滿坐,人聲鼎沸,所幸等候時間不長,很快就有空位,來此用餐的客人,多半是中老年人居多,應該是此地供應上海本幫菜色的老餐廳,成為許多長者解鄉愁的地方,我們則是喜歡吃那滬菜特殊的口感,這間餐廳是我們結識多年的那對「好吃」的B君夫婦所引薦而得知,吃過一次後就讓我留下難以忘懷的滋味,只是沒太多機會專程來此解饞,原本欲呼喚B君夫婦一起前來的「均攤」的,無奈她倆正在遙遠的陽明山上賞花不刻前來,沒法點個大菜解饞,只能隨意點選幾道小菜(臭豆腐、蔥烤鯽魚、雪菜百頁、炒三絲)來應景,雖沒滿足口欲,但至少也滋潤味蕾,也無太多怨言了。
據說隆記的上海菜,連在大陸上海都沒有如此傳統的味道與作法。網路中不少美食家所推薦的八寶辣醬、蔥燒鯽魚、紅燒下巴、砂鍋醃川等,都極具滬菜特色,只是此回沒機會一一品嘗到。
山不在高有仙則靈,餐廳好壞不在於裝潢或噱頭,隆記只有道地的幾道家鄉菜,就因如此堅持傳統,才能在這毫不起眼的窄巷中飄香傳承五十年。
隆記餐廳的大門,雖有些不夠體面,但確是保有傳統與堅持的象徵。
入口處有些歷史的玻璃櫃上陳列了多樣美味的小菜,叫出名的如烤芥菜、臭豆腐、醉元寶、蔥烤鯽魚、芋艿、雪菜百頁等,都是費時費工而大受歡迎的小菜。
隆記的裝潢有些不入時,而且用餐環境略顯擁擠,但來此用餐的無論是達官名流或是販夫走卒,都不會有人在意餐廳的裝潢,只在乎這裡提供的道地家鄉味。
牆上掛有各大報章雜誌專訪的剪報內容,就能知悉這間餐廳的名氣。
除了菜飯外,這裡的蔥鮳鯽魚,更是隆記超有名的小菜,平日不太吃魚的我也忍不住品嘗。
臭豆腐也是這裡出名的菜色,看到這種臭豆腐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,只是豆腐不夠熱,臭味沒有出來,吃起來不夠勁。
隆記除菜色還能保有傳統,連用餐環境也有濃濃的懷古風,坐定位後大嬸地上來的就是茶水與濕毛巾,這種日本話稱為歐西摸你的濕毛巾,在台北市的餐廳已難見到。
2012.3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