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庫斯對我而言是又熟悉卻又很陌生的一個名詞,熟悉是經常聽過這個地方,或在桃竹地區看到這地方的路標牌。陌生的是我生長在台灣這麼多年,卻從不知司馬庫斯究竟身處何處?
我對司馬庫斯著個全台灣最晚才通電的部落,一直充滿著好奇感,一直想找機會拜訪,此次恰好有機會跟著愛上山的安排,搭著遊覽車前赴新竹縣尖石鄉的鎮西堡、司馬庫斯二個深山部落,作兩天夜的旅遊,終究也讓我達成這個充滿好奇的心願。
踏上鎮西堡與司馬庫斯兩個部落,才知道兩個部落是分處新竹縣兩座山頭上遙遙相望,兩個部落間行車時間約需兩個多小時,往往來此觀光旅遊的行程,多會將這兩個地方一起造訪,主要是這兩部落附近有著不少的巨木群,能在短時間裡,一次看到這些百多年樹齡的巨木,十足讓我感到大自然的奧妙與偉大,深覺人類實在夠渺小。
二天的行程,看到了鬼斧神工的原始森林,看見滿山遍野的櫻花、楓葉;也見到原住民為部落的傳承所盡的力量,一個收穫滿滿的行程,讓我滿足又難忘。
司馬庫斯(泰雅語:Smangus),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的一個泰雅族部落。早期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,曾被稱為黑色部落,後因發現神木群,乃發展觀光,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地點。位於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,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。這裡在1979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,對外道路更在1995年底才開通。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,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,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、取得民生物資。在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,初步解決了居民行的問題,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,今日的部落已和昔日大不相同。
此地居民共28戶,174人,全為泰雅族人,部落採以色列集體農場的共同經營模式,將符合傳統價值的經營方法成立九部三會(農業、工程、文化教育、經濟、研發、人事、環境資源、餐廳民宿部,三會是長老教會、社區發展協會和共同經營大會)進行組織化運作。
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,農產品有小米、水蜜桃、蔬菜等。近年來觀光業開始發展,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,並且有民宿、餐聽等漸次成立,但當地居民仍堅持以木及竹子為建材造新的建築物。
捷運通車十幾年了,我可是第一次趕搭頭班車,早晨5:50的捷運車廂裡空無一人,好像是我所屬的專列。
上午7:50分由覽車駛抵關西休息站放大家下車尿尿,今天寒流來襲,甫下車就一陣寒意,讓人感到「心寒」,不知那深山里的司馬庫斯晚上會有幾度?這停車場一下湧入近百的遊覽車,大家的目地一致,就是放尿,看著遊覽車川流不息的載著遊客到處遊玩的場面,誰說台灣不景氣?
進了新竹線的尖石鄉,我們在秀巒管制哨前部落稍事停留,方便女性朋友尿尿,我利用機會在這部落小村莊隨手拍拍,小村莊的寧靜與簡單,確實是拍照的好所在。
在車上折騰了好一陣子,好不容易到了屬於新光部落的鎮西堡,這個我生平頭一次聽到及來到的地方,最主要的是看看部落深山里的巨木群。
原始卻不人工化的林道,走起來很舒服,有種深層森林浴的享受。
連里程指標都是就地取材,平實不做作。
林道沿途可見到不少參天大樹。
遊覽車司機老大告訴我們,鎮西堡的巨木群中有兩棵名為「亞當」及「夏娃」的巨木一定要看,原來這兩棵巨木名稱的由來,是因為樹型有著男女性器官的特徵,真感到大自然的奧妙。
跟著年輕人出來走,她們的思維跟我們這些老CoCo真不同,她們拍照真會借位搞KUSO,我當然也來玩玩囉,只是有些不雅。
人們在這些百年巨木群中感到很渺小。
這棵樹的巨大著實讓我震撼,只是用照片無法拍出牠巨大的氣勢。
鎮西堡的巨木群。
沿途有不少這類的參天古巨木,很難想像百年前日本人還沒到此濫墾時,這個森林裡的群樹規模。
鎮西堡的入山口,唯一的小商家提供炸臭豆腐等的熱食,在寒冷的深山裡真是種小享受。
附近山凹裡有著幾棵長的茂密的櫻花盛開著,利用空檔機會拍了幾張。
從鎮西堡開車到司馬庫斯,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要開車兩個多小時,可見路況的險惡,快摸黑才駛抵司馬庫斯,趁有點光源拍下我們下榻的住所,有著濃濃北國情調。
翻拍貼在牆上的海報,我超喜歡海報底下所寫的一行字「最最遙遠的路程,來到接近出發的地方」。海報中的大樹就是司馬庫斯部落中最巨大的樹,名為「大老爺」。
寒流中的司馬庫斯早晨,寧靜又祥和,遠處山嵐繚繞,有歐洲鄉野情懷。
此地山櫻花盛開著,與遠山雲嵐相互爭艷。
往巨木群登山口前會經過幾片竹林,無奈陽光被遮住,無法拍出那種有光影照射的竹林模樣。
躲藏在部落附近水蜜桃園的一棵櫻花樹,鮮艷的桃紅色點綴了一片蒼綠的鄉野,名符其實的萬綠叢中一點紅。
短短六公里的路途,有竹林、有櫻花、有楓葉、有巨木、有溪流瀑布,真是拍照者的天堂。
總算來到「大老爺」的跟前。
這不是幾棵樹,而是一棵樹,每個枝幹也要2個人才能抱住,可見這樹有多龐大。
這座是司馬庫斯大橋,紫色拱橋別樹一格,是到司馬庫斯必經之路。
司馬庫斯部落,是幾戶原住民共同經營的群落,頗有烏托邦的美好理念。
部分水蜜桃樹已經開花,聽說到四月份滿山遍谷的水蜜桃花盛開,又是另類美麗景像。
新光部落在遙遠的對山上,所以在司馬庫斯部落也有分校進駐,小而巧的部落小學,用原木及石片所構築而成,保有原始粗曠風貌,真的很漂亮,外地遊客初到此都誤認這是民宿或餐廳。
根據林務局1996年公布的排行,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巨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的巨木區。這兩棵司馬庫斯的巨木都屬於紅檜,第二名的巨木周長20.5 公尺,第三名的巨木周長19.7 公尺。司馬庫斯巨木的發現並不是偶然,而是族人尋找許久的結果。
馬庫斯主要的信仰是基督教。司馬庫斯教會是當地最重要的組織,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。初期的教會建築較為簡單,曾受雷擊而損壞,部落生活逐漸改善之後,即開始著手興建新的教堂,並在1999年舉行獻堂,慶祝教堂的落成。
司馬庫斯部落也設置有瞭望高台,可一覽司馬庫斯部落風光。
司馬庫斯部落住所前多少都會見到海芋花,在高山上感覺開得真漂亮。
往巨木群的林道上,白色、粉紅色的山櫻花與金黃色的楓樹正迎風搖曳的歡迎我們。
其中一段林道附近的林樹被砍伐一空,當地原住民要在此開墾種植小米。
高山上的樹感覺特別有型。
2012.2.11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