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前(民國73年)曾在谷關麗陽營區實施一個月的山地訓練,其間曾接受攀岩、繩降等基礎訓練,最後三天的結訓演習,則將部隊拉到谷關附近的山嶺實施,記憶中在疲憊不堪的演訓中,曾行經過鳶嘴、稍來兩座山頭,攀爬那兩座山的記憶,也在我生命記憶中漸漸淡忘。
這幾年開始接觸爬山,從小郊山到台灣第一高峰,我都嘗試攀爬,希藉登山過程培養性情暨開拓視野;雖然爬山過程艱辛,但有機會仍會想去征服一些具有指標性的「名山」,當然鳶嘴山也算一座指標性的中級山岳,其岩石山峰需要體力及技巧征服,與皇帝殿、五寮尖同屬,是山友們眼中定要征服的山頭,此次我搭上順風車前來攀爬,只是從沒想過30年後仍有機會再次造訪,攀爬過程並非太高難度,體能及技巧上尚能勝任,只是心中不免有所感慨,鳶嘴、稍來山麓依然豎立,只是當年年輕力壯的小伙子,經已成了半百老翁了。
鳶嘴山、稍來山位於台中市和平區,經過東勢地區,登山口在大雪山森林遊樂區。
大雪山雖為中部人的後花園,但此處生態自然,偶有猛獸出沒。
我們由大雪山林道27K處鳶嘴山登山口入山,出發前大夥合拍一張,之後的1.2K就要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。
進入登山口,就是一連串的陡梯迎接,這段路也算活動筋骨作為熱身最佳路段。
約200m的暖身操路段後,緊接著的一里路就是要手腳並用的攀爬區了。
這段路沿途已有繩索協助攀爬。
山頂為花岡岩峰頂堆砌而成,岩脊狹窄斜峙如刃,鳶嘴山的岩稜雖不長,但走起來也相當刺激五寮尖與皇帝殿齊名,都是台灣著名的岩場,以峭拔險峻的稜岩聞名。
部分路段甚為陡峭,得須設立爬梯輔以繩索始能攀爬。
鳶嘴山上沿途的繩索,是登山者上下山所倚賴的。
最後的一哩路是最期待也最艱辛的。
總算達陣,安抵30年前曾經來過的鳶嘴山頂。
我們這支小型登山隊伍的團體照。
到鳶嘴才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話的真諦,在岩脊狹窄斜峙如刃的頂峰,跨出第一步迎向數丈高的深崖,確實要一番勇氣的。
換個角度往上拍,曾有人在那頂端猶豫半小時,就是踏不出那第一步,因為對有懼高症的人來說,那個高度確實讓人膽卻。
遠眺我們下來的路,那陡峭的山脊,是鳶嘴山下山唯一的路。
山不在高;鳶嘴山路程不遠、高度不高,但攀爬過程卻能讓人難忘。
鳶嘴山及稍來山算是同一山系,且相距不遠,多數登山客是會將這兩座山一起撿,我們當然也不例外,下了鳶嘴山,隨即往稍來山前進。
回眸一望,剛才所攀爬的鳶嘴山全貌。
往稍來山的路程雖無鳶嘴山那麼陡峭,但也有數處陡坡,繩索依然是我們的好朋友。
往稍來山的路途,景色頗佳,略有森林的味道。
部分路段甚為好行。
路途中發現一片槭樹林,聽聞示著名的賞楓林道,只是今年我們來的晚,未能目睹滿山滿谷的楓紅槭黃。
又攻頂啦,走了約3K的路,上到這海拔2307M的捎來山頂。
稍來山頂與其他山頂不同處,是有一座約四層樓高的瞭望塔,原以為是林務局為登山客所設置的休憩設施,後才悉這高塔是巡山員觀察森林得制高點,是用來防範森林火災之用。
瞭望高台上遠眺鳶嘴山。
捎來山頂是二等三角點。
下山囉。這條下山路徑是條快樂的長緩坡。
稍來山頂往大雪山遊樂區的林像頗優,走在整片的筆直入雲人造杉林裡,是一種極度享受。
漂亮的森林裡自拍一張。
漂亮的斜陽。
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停車場還有一大片殘楓(槭)可看,多少彌補在山上看不到的遺憾。
才元月初,這裡的山櫻花居然已盛開。
同時賞楓又賞櫻,兩個願望一次達成。
開車往東勢的路途上,看見了漂亮的耶穌光,作為此次圓滿的ENDING。
2014.1.11
同場加映:
民國73年服役時,曾經在鳶嘴山上留影,那時的鳶嘴山的高度排略顯簡陋,鳶嘴山躲在雲霧裡,其廬山真面目在30年後才看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