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頸期盼許久的武陵四秀行,去年因氣候因素阻擾而告吹,今年捲土重來舉辦,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次攀爬四秀的機會,或因武陵四秀的行程太熱門,申請山屋者眾,原本規畫三天攀爬四秀的行程,卻因桃山山屋沒能申請到而改為三秀行(池有山、品田山、桃山),又因我們這群「老人」體力禁不起太操,在次日臨時捨棄桃山行程,讓原本需要趕路的行程,變成較輕鬆的高山漫遊,在晴空萬里;萬里無雲的絕佳好天氣下,大夥在一起看到高山日出;體會少有的無敵青空大景;親睹大小霸真面貌;攀爬出名的品田斷崖;欣賞美麗高山草坡,此次行程倒也算超值,少了一座桃山,心中難免有些遺憾,但留著青山在,高山依舊佇立在那等候我們有機會再次造訪,只是欣賞美景之前,也是需要經過體力、耐力、意志力的考驗,回想到那3.5k很硬的陡上坡,腳底一股冷汗直流,但把吃苦當吃補,經過一番辛苦代價折磨,美麗的高山是會將美景回饋給我們的,當接受著高山的回饋後,辛苦過程也就拋之腦後了,或許這就是會上癮的高山的魅力吧!
武陵農場的紫藤刻正盛開著,這可品種是白色的,遠遠看去有如白色紗簾般,美麗又夢幻。
武陵山莊是通往桃山瀑布及武陵四秀必經之路。
武陵農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情,春季期間百花綻放,在武陵山莊停車場邊,這株不知名的花正盛開著,在蔚藍天空下分外漂亮。
整裝待發。
出發前合照。
跨越七家灣溪的武陵吊橋,七家灣溪是孕育國寶魚(櫻花鉤吻鮭)的重鎮。過了吊橋就是往桃山瀑布的水泥產業道路。
過了吊橋進入眼簾的就是綠樹成蔭的踢林道,總長4K多的林道,背負重裝需時約1小時才能抵達到登山口,算是行前的「暖身」小菜。
到了登山口,我們沒急於上山,而是先到桃山瀑布走走,走訪觀光景點也是此行額外的福利行程。
原名煙聲瀑布的桃山瀑布,是武陵農場內知名的景點,此時正逢枯水期,從桃山流下的水量不多,無法形成萬馬奔騰的場景。
由桃山瀑布折返到池有、品田山的登山口,從這開始就是辛苦艱難開始。
這塊立在登山口的高度爬升表,看了會讓人心裡涼一節,由登山口到三叉營地3.5k距離竟要爬升1000m的高度,將近台北最高峰七星山的高度啊!
路途上某棵樹上的幹眼,有如一隻利眼目迎目送著往來的登山客。
多喝水,往三叉營地3.5k路途中,走近2k處,經以中午12點,是我們午餐地方,艱苦的陡坡才剛過一半多一些,此時大夥體力早已耗盡泰半。
重裝走陡坡,背包當然愈輕愈好,這回我沒帶太多增加重量的食物,一切以輕便為主,這碗即食義大利濃湯麵就是我的午餐,略顯寒酸。
路途中可遠眺對面山頭的雪山圈谷及369山莊,都已經四月中旬了,雪山圈谷中居然還留有殘雪,去年(2013)的一月,我曾在雪山圈谷上玩雪,事隔一年,我居然在對面山頭賞雪。
總算爬完艱苦的3.5k來到三叉營地暫歇,累癱的我面無表情的喘氣中,所幸稍後往池有山及興達山屋的路較為平坦好行,倒也讓我鬆口氣。
由三叉營地到池有山入山口約數百公尺,馬上就要攀爬今日第一座百岳。
往池有山之前會要經過這片石瀑區,這裡的石瀑區石塊沒有玉山前峰來的碩大,且距離比較短,過程不算困難。
池有山頭有著不少高山松柏。
由池有山入山口到山頂約十來分鐘路程,算是很輕易就能攻頂,又一顆山頭入袋。
攻頂大合照,愛上山旗幟又飄揚在百岳山頭,我們這團是愛上山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一團,團裡半百老翁及老婦占了一半,另外幾個年紀也不算小。
池有山:海拔3303公尺,百岳排行47,因山嶺西部草原有新達池、亞美池與品田池等數座高山池塘而得名。我的分身也完成攻頂。
回程依舊要跨越石瀑區
攻頂後的喜悅?跟山友一起耍寶中,這算紅衛兵與綠衛兵?還是紅豆冰與綠豆冰?
下了品田山,往新達山屋前行,途經池有名樹前的壁崖。
池有名樹位在池有山後往新達山屋的途中,為台灣鐵杉,為「武陵四秀」主要景點之一。在雲霧中的池有名樹,有著國畫意境。
池有名樹是途經此的登山客必定停留合影的熱門景點。
下午的高山總是雲霧飄渺。
離新達山屋僅不到100m距離了,但感覺跟天一樣遙遠,到達山屋前會經過的新達池,在雲霧中看不清她的模樣。
總算看見晚上下榻的山屋,像是童話故事裡森林小木屋,此時溫度漸低,需要將羽絨外套取出禦寒,跟台北二十五六度高溫相比,這裡可算是非常「涼爽」,山友們在此開始準備晚餐,今晚霧茫茫,應該沒有星星可看,大概晚上七點就要就寢,真不知這漫漫長夜該如何度過。
在3000m的高山,夜晚是寧靜的,是沒有光害的,看著滿天的星斗,是一種在平地渴望的奢華享受。
在高山上離月球比較近?有山友帶著可調整50倍光學距離的相機,很輕易的將黃豆大小般的月亮拍成這個大餅狀,只差沒將嫦娥給拍出來。
2014.4.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