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張讓我震撼的照片,隱約記得是一張以黑白照片方式所拍攝的山脊稜線,配上雲霧般的天氣為背景,有如在巨大恐龍的龍脊上蓄勢待發,該張照片對我而言,是極具吸引力的,心想有朝一日得親身踏上這令人心往的山脊,體驗飛龍在天的感覺。
總算在今年有機會攀登這心儀已久的山稜,本次由登山達人春梅姐領軍帶隊,安排路線為水湳洞停車場-台2線80.1k旁廢棄行政大樓-四腳展望亭-劍龍稜-鋸齒稜381峰-鋸齒稜555峰-茶壺山V缺口-茶壺山-勸濟堂-水湳洞停車場。行前也知悉這段路海拔不高,路程不長,屬於中高難度的低海拔山,在10稜中是最為險峻辛苦的心理準備,但當日豔陽高曬,沿途毫無遮陰,在溼熱的芒草叢及炙熱稜岩散發熱氣環境下,一路走來四腳並用苦不堪言,數度迷失在如人高的芒草叢裡,完全被天氣所擊敗,有種幾乎要放棄的挫折崩潰感,但在攀爬最高點後,吹拂著涼風並遙望漂亮景致,先前一切辛苦霎時遺忘。
辛苦攀爬完這登山界所說的「劍龍稜」,返家後在網路蒐集相關資訊,知悉這裡是東北角黃金十稜中部分,所謂黃金十稜,是由古道專家林宗聖先生探勘且命名。劍龍稜、鋸齒稜名列黃金十稜之第五及第六,位於新北巿金瓜石一帶,稜脈如爪子般南北排列,山稜高度介於海拔200~700m,而「黃金稜線」以劍龍稜為開端,再連接鋸齒稜,堪稱黃金稜線最經典、最刺激的路段,在絕佳的峰頂及稜線上,看著東北角及太平洋壯麗景致,絕對是一種黃金級的享受,至於這裡是否為我印象中的中央山脈最北端?對我而言已不再重要。
早上5:30出門時的漂亮天景,也印證今天將要被太陽毒
北投行義路遠眺大台北
水金九公路的起點
遠處突起的就是茶壺山,也是今日爬山的終點
往登山口的路途,先在濱海公路"暖身"
台2線80k處,鄰近劍龍稜的入山口
遠處的山稜線,就是傳說中的劍龍稜,也是今日要走的路線,能清楚遙望今天要走的劍龍稜與鋸齒稜,一直向上延伸至茶壺山
第一個休息點,就是這荒廢的涼亭,海拔約已200m
回眸遠眺來時路
穿出芒草叢林後,即達劍龍稜的啟端,開始稜線爬升
A來的沛綠雅礦泉水,居然還是冰的,能在酷熱天
抵達劍龍稜斜背脊尾,劍龍稜的精彩路段由此開始。
開始攀登劍龍稜龍脊,仰望一連串如同劍龍棘片的岩稜
山脊上間歇
岩縫上不知名的花,默默在角落中看著登山客往返
峰峰相連到天邊,不知何時才走得完
劍龍稜整條稜線多由岩塊、陡坡峭壁及芒草叢所構成,右方遠處的茶壺山是終點,看到有點洩氣啊
劍龍稜上遠眺基隆山、水湳洞與陰陽海及更遠方的基隆嶼都清晰可見
跨坐在山脊上,部分路段用屁股滑行,比用雙腳前行安全的多
最接近的左上高點就是381峰,後方則是555峰
遠眺平溪的五分山氣象站,去年我還騎單車上到五分山頂,
累到嚴重落隊的我,大概被太陽打敗了,在喘氣休息的同時,被高高在上的隊友所攝,這張登高望遠的照片,是我此行最喜歡的照片.
歷經千辛萬苦,烈陽曝曬,體能耗盡,總算安抵此次劍龍稜
總算到茶壺山腳下,要再爬升這一小段上坡,穿過茶壺山後,才是開始無止境的下坡路.
從茶壺山回看見龍稜V口下,可看見一個心型標誌
穿越茶壺山
茶壺山腳的第一個觀景涼亭~寶獅亭
回眸茶壺山
在山上聽山友講古,述說山腳勸濟堂旁的小店有販售冰鎮的
山友預備的大紅冰西瓜,一直放在車內冰箱裡,下山後在高達36度的溫
下山時的額外行程,九金水的熱門景點"黃金瀑布"